配置舞台机械应当考虑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08 关注:941
应该看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剧场、剧场舞台究竟采用什么形式、配置那些设备、采用怎样的装备水平和技术参数、使用何种控制设备等。但是,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建设剧场之前对这些重要问题并未作深入研究和分析,使剧场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舞台机械工艺配置和设备选型也陷入了误区。本文试图从舞台机械配置和选型与演出剧种、经营管理模式、表演体系等的关系出发,在总体上了解配置舞台机械的一般原则。
一、误 区
由于国内对舞台工艺配置和舞台机械设计的资质管理尚无具体规定,剧场舞台机械设计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对表演艺术、剧场、舞台及舞台机械设备等的理解各有千秋,也由于舞台机械设计和建设市场的无序竞争,业主或建设单位对舞台机械方面的知识贫乏,使得在当前剧场的舞台及舞台机械设计中,贪大求全、互相攀比、脱离实际、照搬照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使舞台工艺配置、舞台机械及其选型乃至整个剧场的设计走入误区。具体表现有:
1.对剧场不恰当的定位
建设一个什么剧场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剧场还是多用途剧场,在建设决策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论证,要考虑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文化背景与演出资源、人口状况和人口素质、原有文化设施状况、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文化艺术交流前景和地区整体发展规划等情况,给待建剧场一个恰当的定位。现在不少地方把所建剧场一律定位为以演歌剧、舞剧、话剧、综艺节目为主,兼顾会议,全然不顾本地区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难兼顾的课题。
2.对舞台形式不恰当的选择
不少近期拟建或在建的剧场,不管演出什么剧种和剧场规模等实际情况,舞台形式一律采用欧洲大歌剧通常使用的品字型舞台。
3.对舞台尺寸不适当的扩大
多数拟建或在建剧场把舞台台口宽度尺寸确定为18米或以上,由于台口宽度是确定舞台结构的基本根据,台口尺寸的不适当加大,使得整个舞台和建筑的尺度加大,造成浪费。而舞台台口尺寸是和剧场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不是可以随便自由确定的。
4.对舞台机械的种类和数量过多的追求
这些剧场的台下设备毫无例外的在主舞台设置升降台、侧舞台设置车台、后舞台设置车载转台,并辅之以大量的微动升降台,前台有一台或两台乐池升降台。台上设备也是品种齐全、数量过多。
5.对舞台机械技术指标过高的要求
这些剧场所确定的舞台机械技术指标都与国家大剧院的指标相当或相同,完全不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相结合。
6.对剧场追求过高的标准
一些县、县级市、市甚至一个区都提出自己的剧场在国际上不落后,能满足国内外大型文艺团体演出的需要。有的地方还明确提出与上海大剧院的水平相当。除了比不上国家大剧院以外,其他剧院都不在话下。
二、舞台机械配置与演出剧种
主要的演出剧种有: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含音乐剧)、地方戏曲等。每一剧种在布景
道具、表演区域大小、参与表演人数多少、有无乐队及乐队大小、在景迁换速度、舞台机械参与表演的可能与程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舞台上配置那些舞台机械、配置多少舞台机械与演出剧种密切关系。下表表示了舞台机械布置与演出剧种的关系(因为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此表仅供参考)。
国内经常采用的大歌舞和综艺节目,其演出规模、采用布景,舞台形式、使用舞台机械等与歌剧、舞剧类似。
三、舞台机械配置与剧场
经营管理模式
由于在旧体制养成的只注重社会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的习惯,剧团的戏越演越少,剧场和剧团走入不演戏没有钱,演的越多越赔钱的怪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剧场的经营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国内的文艺体制改革还不深入,剧场和文艺团体的关系、剧场的演出体制和管理模式尚未明确确定。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国外的经营管理模式也会逐渐被借鉴。剧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与舞台机械配置的关系非常密切,现对国外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1.演出保留剧目的剧场
剧场由一个演出团体使用,演出为数很多的该剧团多年积累的剧目。可能每晚都要更换演出剧目,有些剧场甚至日场、晚场演出的剧目也不相同。在欧洲几乎所有的歌剧院和话剧院均采用这种模式,是场团合一的剧场,即驻团剧场。他们自己创作剧目,有自己的演出组织,有长期与之合作的主要演员。这种剧场的舞台有大量的舞台机械设备,特别是台上机械设备用于存储和更换在演剧目的场景,剧场舞台除主舞台外,往往还有侧舞台和后舞台及相应的舞台机械设备。也有足够的仓库存放其他剧目的布景、道具和服装鞋帽。同时也要有相应的布景制作、道具和服装制作的设备和场地,以及适当的运输设备。
2.演出轮换剧目的剧场
这是场团合一的另一形式。演出团体频繁的轮换演出新创剧目,例如,每隔几周推出一个新作品,而且这些剧目几乎不会重复上演。这类剧场也需要有自己的创作班子和演出组织,剧场舞台也要有适当的舞台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往往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需要布景、道具和服装制作的场地和设备,以及相应的转运设备。
3.接纳巡回演出的剧场
这类剧场一般以几周或更长一点的时间间隔接纳演出团体的巡回演出,剧场本身一般不创作剧目,也没有自己的创作班子和演出组织。很少有
布景、道具和鞋帽制作的场地和设备。这类剧场有较强的接待能力,能容纳各类大中型剧目的演出, 剧场舞台机械有较强的适应性,台上设备品种齐全,数量较多,台下设备简单实用。另外,剧场有完善的集装箱转运设备便于外来布景的运输。
4.长期连续演出的剧场
这类剧场对一个剧目演出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票房价值的允许,一个剧目的演出周期,短的数月,长的数年、十数年。这类剧场以伦敦西端剧场和纽约百老汇为代表,其代表剧目如猫王、西贡小姐等,演出时间都在十多年。这类剧场的舞台机械大多是为特定剧目定做的,而且不需要专门的布景、道具和服装制作设备。
5.多用途剧场
多用途剧场的含义不同于多功能剧场,多用途剧场是指不改变舞台形式、观演关系、观众厅形体、舞台机械设备和设施的情况下,演出两个或以上的剧种,这两个剧种对声学、视线及设备的要求相近。如在歌剧院内上演舞剧,在话剧院内上演地方戏剧等,是属于以演出一个剧种为主兼演别样的剧场。对演出要求差别较大的剧种不宜在同一个剧场内演出,例如在一个音乐厅里演出其他剧种,不改变其声学条件就难以获得较好的演出效果,而要改变声学条件就要用各种手段来改变观众厅容积和混响时间,改变坐席数量和视线距离等,这是非常困难和要花费大量资金的。多用途剧场舞台机械的设置,要以主演剧种的要求为主,兼顾拟演剧种的需要。
四、舞台机械配置与表演体系
世界上主要的两大表演体系是西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和中国的梅兰芳表演体系。
斯坦尼表演体系是西方表演艺术的经典,崇尚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强调情景交融,在逼真的环境中展开矛盾和冲突。高大绚丽的布景、华丽的服装和逼真的道具都是表演不可缺少的。布景的设置大量采用透视,布景的制作都是采用实木,硬景多。歌剧、芭蕾舞剧、话剧和音乐剧等都是源于西方,移植于中国,其表演属于斯坦尼表演体系,需要有大量和多种舞台机械来快速迁换布景。
和斯坦尼表演体系完全不同,梅兰芳表演体系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精髓,它以高度的抽象和虚拟手法,结合程式化的表演,实现了时间、空间、地域、现实与梦幻甚至阳间与阴间的界限突破与转换。剧情和人物刻画靠唱、念、做、打,也靠服装、脸谱和音乐,一般很少使用布景,道具也很简单。几个喽罗兵就是千军万马,在台上转一圈就走出了十万八千里,没有楼梯就上了楼,点上蜡烛就是黑夜,闭上眼睛就进入梦境,不一而足。所以,传统的中国戏剧是几乎不用复杂的舞台机械的,只是在戏剧改革的过程中,逐渐使用了一些舞台机械和布景,以吸引更多的戏剧观众。演中国传统戏剧的剧场只需要少量的台上机械就足够了,使用台下机械的机会就更少了。但随着戏剧改革,对舞台机械的需求会逐渐增多。
五、舞台机械配置与舞台形势
通常,在开敞式舞台中,由于舞台和观众厅处于同一空间,除尽端式舞台和伸出式舞台可以使用布景而不影响观众视线外,其他开敞式舞台形式如中心式(岛式)舞台、中 央横式舞台等在演出时,布景都会对观众视线产生影响,布景的使用受到很大限 制。所以,在尽端式舞台和伸出式舞台可以布置台上和台下机械,而其他开敞式舞台除灯光设备外,一般不需要舞台机械设备。
六、小 结
通过以上讨论起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建设剧场前,首先要综合本地区的资源、人口、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和其他情况给剧场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确定建一个演什么剧的剧场、剧场的规模多大、是剧场还是多用途剧场、多用途剧场的主要演出剧种和兼顾功能是什么、剧场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怎样的,等等。然后,根据剧场的性质确定舞台形式。
2.对歌剧舞剧院,特别是准备采用场团合一管理模式的、准备接待国外演出团体的剧院,都要配置完善的舞台机械设备。台上设备的数量要多,品种要齐全,如防火幕、大幕机、假台口、景吊杆、天幕吊杆、灯光吊杆、灯光渡桥、灯光吊笼、飞行设备等。采用品字形舞台时,还要配置侧舞台隔音防火幕。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台下设备,如乐池升降台、主升降台、车台、车载转台和各种辅助升降台等。舞台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适当提高,以适应接待国际文化团体演出的需要。一般的歌舞剧院,可根据情况适当简略。
3.对话剧院,要配置完善的台上机械,如防火幕、大幕机、假台口、景吊杆、天幕吊杆、灯光吊杆、灯光吊笼等。设备数量适中,技术性能指标中等。台下可根据习惯配置转台(带升降台的鼓筒式转台、伞形转台或其他转台)、车台或升降台、车台。
4.对音乐厅,台上要配置灯光悬吊设备、音响反射设备和其他设备。台下可根据需要配置钢琴升降台、乐队和合唱队升降台等。
5.对多用途剧场,要以它的主要用途配置舞台机械设备,并根据兼顾功能适当增添。例如,在歌剧院或话剧院演出中、小型音乐会时,就要增设音响反射罩。
6.对主要接待旅行剧团的剧场,舞台机械的设置一定要注意通用性和灵活性,台上设备要多,台下设备可以少。
-
下一篇:舞台机械与舞台设计的合理搭配